稳投资发力!开工总投资1.74万亿元!这些重大项目“抢前抓早”
稳投资发力!2022年元旦假期结束还不满一周,全国已有多个地区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。
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,年初重大项目集中开工,将直接带动投资需求,扭转需求收缩势头。这体现出本轮宏观政策逆周期调控靠前发力的特征,更是财政、金融和产业政策协调联动稳增长的具体体现,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。
据了解,截至1月6日16时,上海、浙江、安徽、四川、海南等地陆续“官宣”重大项目集中开工。具体来看,
1月4日,上海浦东新区举行2022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。活动上,82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,总投资额达3176亿元,这些项目聚焦产业升级、完善城市功能、加快改善民生、优化生态环境等领域;
1月4日,安徽省2022年第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动员会举行,共涉及731个重大项目,总投资额3760.6亿元;
1月4日,四川省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,共组织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0个,总投资额达2322亿元;
1月5日,浙江省总投资额达6386亿元的358个重大项目正式启动开工,项目平均投资18亿元,年度计划投资额921亿元;
1月6日,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项目2022年度第一批集中开工仪式举行,此次集中开工项目142个,总投资额373亿元;
1月6日,上海嘉定、松江、青浦、奉贤和南汇五个新城的2022年新城建设正式拉开序幕,首批集中开工(签约)的重大项目共有40个,总投资额1328.2亿元。
至此,上述地区2022年重大项目开工总投资额高达1.74万亿元。
“这些重点建设项目的集中开工,是稳增长的重要方式,也是地方政府贯彻落实稳中求进方针的具体体现。”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、首席宏观研究员罗志恒认为,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有助于稳增长,实现稳定总需求、优化供给结构、补短板提升经济效率等效果。当前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的三重冲击,可以说2022年稳增长压力较大。因此,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,或将继续发挥关键性作用。
事实上,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“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”后,这一表述已出现在多个部委的年度工作计划中。
例如,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指出,2022年,要管好用好专项债券资金,拉动有效投资。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,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;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强调,扎实推进“十四五”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,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;此外,交通运输部亦明确,2022年将把稳投资摆在交通运输工作的突出位置,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。
360政企安全集团投资总监唐川表示,总的来说,在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下,尤其是在“筑底”周期内,持续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是极为必要的。因为经济结构调整必然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持,且唯有地区基础设施完善,才能助力高效产业快速落地、发展,形成地方经济的新增长点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为进一步筑牢稳投资“地基”,日前,财政部已向各地提前下达了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.46万亿元。
王青表示,根据各省市公布的发债计划,2022年一季度或将出现地方债发行高峰,较上年明显提前。预计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规模有望达到2.2万亿元,是去年同期的2.45倍。其中,已提前下达的1.46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将全部发完,再加上去年部分已发行专项债资金会结转到今年使用,将为今年一季度基建投资提供充足的资金弹药。
在王青看来,在项目审批加快、资金保障充裕的环境下,今年一季度基建投资(不含电力)同比有望达到6.0%。而在基建投资发力影响下,预计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保持在4.0%左右。展望全年,预计基建投资增速或将达到5.0%,固定资产投资也将实现4.5%左右的稳健增长。这样来看,今年基建投资提速或将有效对冲房地产投资下滑带来的影响,稳住投资增速,进而与消费修复一起成为拉动今年经济增长的两个主动力。
谈及后续如何扩大有效投资、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率,罗志恒认为,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:
首先,要做好前期项目储备工作,确保专项债发行后及时投入使用,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;
其次,要统筹债券发行、财政收支和库款管理,科学安排地方债券发行节奏,确保资金到位后尽早投入使用;
最后,还要继续加强对专项债资金的使用监督,强化日常管理,重点监控募集资金使用、到期偿还等情况,通过常态化监管确保债券资金使用更加精准有效。